两税合并博弈历程?2004年12月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宣布,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是2005年的税制改革4大工作重点之一,一场围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辩论随即展开。
?2005年1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54家在华跨国公司联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到10年的过渡期”。
?2005年1月12日,金人庆在“2005年全国财政学会年会”上表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
?2005年1月16日,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解释了两税合一草案的主要内容。
?2005年1月17日,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在演讲中,着力强调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
?2005年1月24日,两会尚未召开之际,来自商务部外资研究院的消息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方案将不会在今年审议,所以明年不可能实施。”
?2005年7月12日,在同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则提出,现阶段中国相对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资源又短缺,在没有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应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05年11月16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的最新表态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草案尚未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6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提案组将《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提案》列为本次政协会的一号提案。两税合并对行业和股市的影响1、两税合并对行业的影响纺织服装:两税合并使纺织服装公司受益有限
我们剔除实际所得税率与名义税率差异过大的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有34%的公司受益于25%的新税率;净利润增幅在10%以上的公司仅有9家。[详细内容]银行业:两税合并催动银行业绩大幅提升
我们根据各个公司中期持有到期的国债比重及两税并轨的时间测算了07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幅度,可以发现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平均提高幅度在13%-25%左右。[详细内容]医药行业:两税合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品牌中药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公司,预计仍将享受税收优惠。税改对其影响不大。[详细内容]国泰君安:两税合并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大部分企业税率33%,将从名义税率下降中受益。剔除亏损企业后,执行名义税率33%的公司16家,平均实际税率36.2%,高于25%所得税率,对这些公司而言两税合并将属重大利好。[详细内容]汽车行业:两税合并利好部分商用车龙头企业
两税合并后,轿车上市公司盈利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而商用车主要是内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较少,两税合并利好于商用车企业。[详细内容]机械行业:两税合并对机械行业的影响
考虑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机械行业符合未来所得税优惠的方向,不过,很多企业已经享受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预计整体受向上向下的影响都不大。[详细内容]2、两税合并对股市的影响东方证券:两税合并提升A股盈利水平9%
据来自东方证券在深圳举行的“2007年度策略报告会深圳分会”上透露的信息,该公司预测,两税合并制度的变革将提升A股盈利水平约9个百分点。[详细内容]工商银行:受益两税利润大幅增长
目前工行市场地位十分突出,其估值水平理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受益两税合并,银行业净利润增长幅度可能超过10%,而作为银行业龙头,工行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详细内容]两税合并利好16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
食品饮料行业大部分企业税率33%,将从名义税率下降中受益。剔除亏损企业后,执行名义税率33%的公司16家,平均实际税率36.2%,高于25%所得税率,对这些公司而言两税合并将属重大利好。[详细内容]德意志银行报告指出:两税合并利好海外上市企业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将会使绝大部分海外上市中资企业受益,并预计从2008年起,这些企业的总体税后年收益将由于税改而上升6个百分点。[详细内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1996-2007SINACorporation,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