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的运用
三焦辨证学说源于《难经》,后世多指其狭义内容,即清代吴鞠通所倡之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广义上的三焦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外感温病的辨治;二是内伤杂病的治疗;三是形体疾病的辨治。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的外感温热病的三焦[文]辨证,是根据《内经》中三焦所属部位的概[章]念:大体将躯干、脏腑系统划分为上、中、[来]下3个部分,并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自]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湖]变规律特点总结而来。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反映[南]了温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上焦主[长]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理变[沙]化,为温病的初期阶段;中焦主要包括足阳[中]明经和足太阴脾经的病理变化,脾胃同属中[医]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邪入阳明而从燥[康]化,呈里热燥实证;邪入太阴从湿化,则为[复]湿温病证,其中邪入阳明的病理阶段,多为[理]温病的极期阶段;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疗]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培]温病的末期阶段。
上焦病证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训]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的肺卫受邪证[学]候。温邪犯肺以后,其传变一种是“顺传”[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中焦足阳明[网]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经[文]传入手厥阴心包经,出现“逆传心包”的证[章]候。临床表现为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来]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自];邪入心包则舌謇肢厥,神昏谚语。
上焦病证的针灸治疗以发散表邪,宣肺疏卫[湖]为治,主要取穴为大椎、风池、曲池、合谷[南],针用泻法。顺传入中焦时可加胃经之内庭[长]、冲阳、足三里。逆传入心包经时可取中冲[沙]、内关、涌泉以调经、醒神、开窍。
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系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中焦而[中]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医]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失润,燥[康]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复]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
胃燥伤阴证以身热面赤,腹满便秘,口干咽[理]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燥,脉象沉涩等为[疗]主要临床表现。治以泻热通腑,单针不灸,[培]施以泻法,主要取穴为曲池、合谷、足三里[训]、内庭、天枢、大横、复溜、大椎、大肠俞[学]等。
脾经湿热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淡黄,头[习]身重病,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小便不利[网],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文],或见胸腹等处出现白?。治宜以健脾清热[章]利湿为法,主要取穴为上脘、中脘、下脘、[来]气海、天枢、脾俞、三焦俞、外关、足三里[自]、复溜、阴陵泉、三阴交等,针法补泻兼施[湖]。
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由于温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阴[南]精,肝肾受损,而出现的肝肾阴虚征候。临[长]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沙]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中]蠕动,心中澹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医],甚或时时欲脱。
下焦病证,以肝肾阴虚为主,当以滋补肝肾[康]真阴,填精益髓为法,主要取穴为肝俞、肾[复]俞、太溪、曲泉、照海,佐以足三里、悬钟[理]以达填精益髓之功。
三焦病的传变过程,一般而言是自上而下的[疗]传变,但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病犯上[培]焦,经治而愈,并无传变;有时又可自上焦[训]径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的,这又与六[学]经病的循经传、越经传相似。亦有初起即见[习]中焦太阴病症状的,亦有发病即见厥阴症状[网]的。这又与六经病证中的直中相类似。
此外,两焦合病,症状互见,甚或病邪弥漫三焦的,在临床上亦不鲜见。在针灸治疗时需审时度势,灵活掌握配穴处方及针灸补泻手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