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不能饮食,烦满呕吐,率谷主之。”
[别名]蟀谷,率骨,率角,蟀容。
[穴名解]“率”有循之意,两山之间为“[文]谷”。取穴当循按耳上入发际1寸5分是穴[章];在顶骨、颞骨、蝶骨大翼3骨交界之凹陷[来]处而命名。
[位置]在头部,当耳尖直上人发际1.5[自]寸,角孙直上方。(图8-13-2)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湖]→颞肌。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及[南]颞浅动、静脉顶支。
[取法]在耳郭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长]际1.5寸处取穴。
[简易取法]将耳郭卷起,耳尖直上,入发[沙]际1.5寸。
[功用]清头宁神,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目痛,眩晕,烦满,呕吐[中],惊风,面瘫。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配穴举例]配风池、太阳,主治偏头痛;[医]配三里、中脘,主治呕吐。
[现代研究]临床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下颌关节炎,牙痛,眼疾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