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 / 正文

大椎穴:督脉穴(大椎和督脉的位置)

[出处]《素问,气腹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别名]百劳,上杼。

[穴名解]陶道为督与足太阳之会,即此也[文],然陶道在大椎之下,大椎在陶道之上,仅[章]隔1个脊节,既下过陶道,未有不上大椎者[来],此可言会也。

[位置]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自]陷中。(图8—2—1)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湖]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南]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长]外(后)静脉丛,第8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沙]

[取法]俯卧位或正坐伏案。当后正中线上[中],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功用]清热益气,养血宁心。

[主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背疼痛,[医]肺胀胁满,咳嗽喘急;风疹,癫狂,小儿惊[康]风,黄疸,疟疾等。

[刺灸法]斜刺0。5—1.0寸;可灸。[复]注意:大椎穴不能针刺过深或行大幅度提插[理]捻转手法,否则易损伤脊髓。

[配穴举例]大椎配合谷、中冲,主治伤寒[疗]发热,头昏;大椎配长强,主治背脊强痛;[培]大椎配腰俞,主治疟疾。

[现代研究]近代有实验表明针刺大椎穴可改善微循环灌流、加快血液循环和扩张皮肤血管。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