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5-6元一斤!调查:大蒜为何现“牛市”日期:2009-11-1900:00作者:王冠华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继去年入冬后大葱价格一路飙升,变身“贵族菜”后,今年大蒜不甘寂寞,摇身一变,也加入到了贵族的行列。原本作为调味小菜的大蒜,如今也变成了“贵族菜”,这让市民群众无不感到意外,同时由于其他蔬菜价格在雨后纷纷上涨,使百姓“菜篮子经济”的负担增加了不少。
●蒜价见“牛市”饭店变小气
近段时间,由于市场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文]大蒜价格与往年相比飙涨。同时连带着大蒜[章]的“亲戚们”―――蒜苔、蒜苗以及生姜,[来]价格都一路上扬。目前,山东省潍坊市市区[自]各菜市场和超市的蔬菜专区,大蒜的价格已[湖]升为10-12元左右/公斤,行情普遍出[南]现“牛市”。
13日上午,李先生到市区一家超市打算买[长]些大蒜,但价格使他大吃一惊。“一斤蒜5[沙]块多,太贵了,吃不起。”不起眼的大蒜价[中]格怎么那么高,这让李先生很诧异。无独有[医]偶,市民范女士昨日在市区一家火烧店买了[康]两个肉火烧,特意告诉老板多拿点蒜,没想[复]到老板只拿出了两瓣蒜,并告诉她店里的大[理]蒜现在“限量”,多吃那得需要另付钱。“[疗]往年火烧店、饭店的大蒜随便吃,今年却限[培]量。”大蒜价格的暴涨,让市民感觉饭店越[训]来越“小气”。
●多方原因促成蒜价飙升
11月13日,在潍坊市南下河市场发现,[学]这里的大蒜批发价格已一路飙升到了8元/[习]公斤,稍微差一点的也需要6块多钱一公斤[网]。寒冷的天气变化非但没有降下大蒜的价格[文],反而促其一路走高。
到底是什么促使蒜价如此高涨呢?记者了解[章]到,供需矛盾的加重、出口猛增、夏季蒜头[来]放入冷库储存冬季卖等多方面原因促成大蒜[自]价格暴涨。
去年大蒜价格持续低迷,蒜农伤透了心,许[湖]多人放弃了大蒜种植,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南]导致了今年大蒜的产量明显下降,同时推高[长]了蒜价。在南下河批发市场的大蒜交易区,[沙]一位蒜商坦言:“今年这个市场上,全是二[中]道贩子,没有一个种蒜的。”这位蒜商告诉[医]记者,今年的大蒜市场与去年比,就是冰火[康]两重天。
据潍坊市南下河批发市场管理人员介绍,今[复]年大蒜卖得一直很好,最近蒜价猛涨,主要[理]原因除了对外出口增加和国内因天气寒冷对[疗]大蒜需求增大,导致大蒜的货源紧张外,还[培]由于大蒜种植面积的减少。今年3月份大蒜[训]价格开始上涨。7月初,随着H1N1流感[学]全球爆发,日、韩、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乃[习]至欧洲等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大蒜的进口需求[网],从而使大蒜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除此以外,经销商囤积也是[文]造成大蒜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很多的经销[章]商打算等去年的大蒜卖完以后,再卖库里储[来]存的新蒜。
●农产品价格谁来调控
过高的大蒜价格让菜篮子经济增加不少负担[自],让消费者感觉难以承受,同时对于蒜农来[湖]说大蒜高价也未必是好事。
在市区一家菜市场里,卖菜小贩也有自己的[南]担心:“今年太贵了,去年这个时候也就一[长]两毛钱,今年我4块钱进的,摊儿上就得卖[沙]4块5才能挣钱,老百姓谁乐意买啊?”一[中]位摊主说。今年蒜价高了,从蒜农到经销商[医]这一个链条上的成本都相应地增加,如何从[康]中寻找利润,每个与蒜相关的行业都为此挖[复]空心思。
业内相关人员表示,“虽然大蒜价格那么高[理],但是蒜农本身未必受益,并且也会影响明[疗]年的大蒜种植,现在的高价让蒜农买不起“[培]蒜种”。此外,大蒜的出口量增加对蒜农也[训]未必是好事。这名业内人士介绍,除了“甲[学]流”刺激“大蒜”出口量增加,外国企业的[习]市场策略也是一种助推剂。“一般情况,国[网]外总是在我国某种农产品数量少、价格上涨[文]的时候增加进口,等到我国这种农产品价格[章]低数量多的时候反而不买,主要的目的在于[来]打压国内这种农产品的生产,便于他们国家[自]的出口。
业内人士称,协调价格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不[湖]利影响,保证国家、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南]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建立制定保障农[长]产品价格稳定的预警机制。首先,我国的各[沙]种农产品需求总量一是有历史数据,二是可[中]以预测的,三是可以调控的。
对当前的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理性的看待,[医]应该是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周期作用的结果。[康]前几年,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一直处于比较稳[复]定甚至略有下降的水平,由于“谷贱伤农”[理]的缘故,导致抛荒撂荒等一系列社会连带效[疗]应出现。供求关系影响下的价格波动使农产[培]品生产价格进入新的周期波段,补偿性的价[训]格上涨开始。休眠的农产品生产价格培养了[学]消费者的价格思维定势,一旦价格发生较大[习]的变动(尤其是价格上涨)就会使消费者的[网]消费心理发生极大的变化。2007年以来[文]的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幅度是近三年来最大[章]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剧变”,也反映出我[来]国农产品价格立法应对机制的缺乏。
专家建议,在当前形势下,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通过对价格周期、产销差价、通货膨胀、不规范竞争等经济学原因的解读,寻找出这些因素的渊源,从而为建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补贴立法等农产品应对机制提供思路。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除了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大蒜生产外,还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在客观上很有可能造成下一个供求失衡。(潍坊日报)【打印文档】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