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称鸭肉可“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日用本草》称鸭肉可“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滇南本草》称:“老鸭同猪蹄煮食,补气而肥体;同鸡煮食,治血晕头痛”。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除可大补虚劳外,还可消毒热、利小便、退疮疖,这是多数温热性肉禽类所少见的。
以鸭肉入食疗和药膳,民间认为肉老而白、骨乌黑者为上品,过于肥腻的老鸭应去掉油。鸭肉性寒,故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大便溏泻、因寒痛经者不宜多用。
以鸭肉为主的食疗方介绍如下:
凉血止血方、便血或痔疮出血。老鸭一只,[文]去内脏及头足,砂锅清水炖至八分熟,加入[章]鲜藕、鲜竹笋各半斤,炖熟,酌加盐、味精[来]等调料,吃肉喝汤。注意不可加辣椒、八角[自]等温热调料。
清热养阴方、阴液亏虚引起的高血压、高血[湖]脂、心脑血管硬化等证。瘦鸭一只,去头及[南]内脏,切块、砂锅炖至半熟,加水发海带和[长]去皮切块的荸荠各半斤,文火炖熟,捞去浮[沙]油,分次吃肉喝汤。
滋阴养胃方、胃阴不足引起的口舌生疮、咽[中]干口燥、食欲不振、大便燥结等症。老鸭一[医]只,洗净切块,保留鸭内金,炖半熟时加入[康]百合100克、黑木耳50克(水发),文[复]火炖熟,吃肉喝汤。调料中少用花椒、大料[理]、桂皮,以免有伤胃阴。
利尿消肿方、尿少、水肿。老鸭一只去内脏[疗],赤小豆半斤,先泡半日后用纱布包妥,与[培]鸭共炖,快熟时加入冬瓜约500克,酌加[训]调料,文火炖熟,以喝汤为主,盐不可多加[学],以保持清淡。
拔火罐拔出来的“病”!刮痧:“越黑越痛[习]”越有效?泡脚泡出你的精气神菊花治病 功效多多详解 注重“精气神”保养美胸 不可缺少的饮食 按摩5地方 比吃补品还强容颜要美 有滋阴养颜佳品 入夏养生 先要“养心”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