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方剂 / 正文

方剂荜澄茄丸的组成用量_荜澄茄丸方歌诀和剂量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荜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白豆蔻(去皮)1两,肉豆蔻[文](去壳)1两,木香1两,草豆蔻(去皮,[章]炒)1两,丁香1两,白术1两,缩砂仁1[来]两,红豆蔻1两,桂(去粗皮)1两,益智[自](去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湖]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南]炮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舶上者,炒[长])1两,槟榔(锉)1两,胡椒1两,干姜[沙](炮)1两,阿魏(面裹煨,去面)1两,[中]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陈橘皮([医]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4两。[康]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胃心痛。腹胀满,口吐酸水,饮食无味,及[复]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理]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济总录》卷五十[疗]七:荜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炒)1两,藿香叶1两,茴香子([培]炒)1两,人参1两,槟榔(锉)1两,丁[训]香半两,木香半两,甘草(炙,锉)1两,[学]蓬莪荗(煨)1两。

制法

上为末,入麝香1钱匕,研细,炼蜜为丸,[习]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气滞不匀,胁痛烦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空心、食前橘皮、生姜汤[网]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圣惠》卷七:荜澄[文]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茴香子[章]3分,诃黎勒1两(煨,用皮),沉香半两[来],干蝎半两(微炒),槟榔1两,蓬莪荗3[自]分,白术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湖],焙),当归半两(锉,微妙),高良姜3[南]分(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胁肋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热生姜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宣明论》卷十二:荜澄茄丸[长]

处方组成

荜澄茄半两,良姜2两,神曲(炒)1两,[沙]青皮(去白)1两,官桂(去皮)1两,阿[中]魏半两(醋面裹,煨熟)。

制法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疒丂)痛,吐[医]逆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宣明论》卷十二《普济方》卷五十六引《[康]御药院方》:荜澄茄丸

别名

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半两,薄荷叶3钱,荆芥穗1钱半。[复]

制法

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

澄茄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

《普济方》卷五十六引《御药院方》《圣济[理]总录》卷四十一:荜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补骨脂(炒)1两,附子(炮[疗]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培]芎藭1两,远志(去心)1两,萆薢1两,[训]肉苁蓉(去皴皮,酒浸1宿,切,焙)1两[学],山芋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习]

制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虚生寒,冷气上攻眼目,肢体疼痛攻注。[网]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圣济总录》卷二十[文]七:荜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干姜(炮)3分,陈橘皮(汤[章]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来]汁炙)1两,桂(去粗皮)3分,阿魏半两[自],肉豆蔻(去皮)3枚,缩砂(去皮)半两[湖],草豆蔻(去皮)3枚,甘草(炙)3分,[南]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荜茇1分,白[长]术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食毒,心胸痞闷,泄痢频并。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服10-20丸,酒送下。以知为[沙]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济生》卷一:荜澄[中]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医]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翻胃吐黑[康]汁。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摘录

《济生》卷一《魏氏家藏方》卷五:荜澄茄[复]

处方组成

五味子(去枝)3分,木香(不见火)3分[理],官桂(去粗皮,不见火)3分,丁香(不[疗]见火)3分,阿魏(别研)3分,全蝎(炒[培])3分,茴香(淘去沙,炒)3分,青皮([训]去瓤)3分,良姜3分(炒),草果子(取[学]肉炒)1两,胡芦巴(炒)1两,白术1两[习](炒),荜澄茄2两半,神曲2两(炒),[网]甘草1分(炙),沉香半两(不见火)。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气虚滞,饮食难化,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生姜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五《御药院方》卷四:荜[文]澄茄丸

处方组成

京三棱(锉碎)2两,陈皮(去白)1两半[章],蓬莪荗(锉碎)3两,枳实(生)1两,[来]槟榔1两,黑牵牛(微炒)5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宽中顺气,消积滞,化痰饮。主水谷不化,[自]心腹满闷,大便闭涩。

用法用量

本方名荜澄茄丸,但方中无荜澄茄,疑脱。[湖]

摘录

《御药院方》卷四《杨氏家藏方》卷六:荜[南]澄茄丸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藿香叶(去土)1两,人参([长]去芦头)1两,蓬莪荗(煨香,切)1两,[沙]甘草(炙)1两,丁香1两,茴香2两(微[中]炒),木香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医]1分,麝香1钱(别研),安息香1两(酒[康]煮,研开,滤去沙石)。

制法

上药除安息香外,并为细末,次入炼熟蜜半[复]斤和丸,每1两作15丸。

功能主治

脾虚胃弱,气滞不匀,心腹疼痛,宿冷不消[理],腹胁虚胀,不思饮食,面色痿黄,脏腑滑[疗]泄,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细嚼,橘皮汤或木香汤送下[培]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六《博济》卷二:荜澄茄[训]

处方组成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学]半两,乌药1两,白芷1两1分,胡芦巴3[习]分,荜澄茄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丈夫元阳虚,冷气上冲,心胸满闷,肠胁雷[网]鸣,或多攻刺,呕逆膨胀。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姜盐汤嚼下。

摘录

《博济》卷二《圣惠》卷九十八:荜澄茄丸[文]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白豆蔻(去壳)1两,附子([章]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缩砂(去[来]壳)1两,当归(锉,微炒)1两,诃黎勒[自]皮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妙)1[湖]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白[南]术1两,木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长]汁,炙令香)1两,桂心1两,槟榔1两,[沙]芎藭1两,人参(去芦头)1两,枳实(麸[中]炒微黄)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肾脏久积虚冷气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医]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圣惠》卷七:荜澄茄丸[康]

处方组成

荜澄茄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肉桂[复]1两半(去皴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理]脐),当归半两(锉,微炒),补骨脂1两[疗],茴香子1两,沉香半两,槟榔半两,肉豆[培]蔻半两(去壳),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训]瓤,微炒),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学],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习]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膀胱虚冷气攻腹胁胀满,腰脚冷疼,面色多[网]黑,体重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