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爸爸妈妈的作用地位都是相同的。在家庭教育方面,爸爸妈妈都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但是,有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可能会缺失掉爸爸作用的存在。如果父亲早逝的话,男孩子的话性格会偏软弱,并且没有什么主见。
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从父亲身上汲取各自所需的精神养料。
对男孩来说,父亲更多的在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人处世、心理状态等方面影响着他们。在儿子身上我们总是会看到父亲的影子。父亲在儿子个性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父亲能为儿子提供做男人的基本模式,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父亲身上具有的独立、自信、果断、坚强和敢于冒险等个性特征会深深的影响儿子。有机会经常与父亲交流的男孩,人际关系会更融洽、从事活动的风格也会更加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
父爱缺失问题在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有关。受中国传统社会观念和快节奏生活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很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由母亲负责,父爱缺失问题较为普遍。父亲迫于生活压力往往工作繁忙,无暇兼顾孩子成长教育问题,这就为失败的家庭教育埋下了隐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会使儿童将父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
父教的缺失使男孩越来越奶油气,越来越女性化。因为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很少回家陪孩子,男孩性格中固有的坚韧、大胆、果断、豪爽、大度等优良品质会日益丧失。再加上平时都是由妈妈照顾,导致一些男孩变得软弱、娇气、不自信、不勇敢,爱使小性子、爱发脾气……这就难怪现如今一些外在柔弱,举手投足间女性化十足的男性多了起来,刮起了一阵“伪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