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一旦患上,可能意味着终生注意,老年人是患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慢性病有加重和反复的特点,学会应对有必要。如何应对慢性病?比如下面这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老年人就要注意监测病情之“变”,并做好有效回应。
血压波动,泡脚调调
老年人遇到冬季气温下降,血压容易波动,增加脑中风及冠心病的风险。冬季需继续服用降压药,但配合以下方法控制血压,降压药的药量可以不增加。
①中药浴足稳定血压:怀牛膝、川芎各30克,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水开后再煎煮10分钟,取汁倒进恒温浴足盆内,水温控制在40℃左右。浴足3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2-3次为一疗程。注意保暖,最好使用恒温浴足盆,并启动浴足盆的按摩功能。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医生建议水温控制在38℃-40℃。泡的时间为15分钟,避免烫伤。
②日常调理的重点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打呼噜者)要处理。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需增加运动量。体重过重者需减轻体重,对控制血压非常关键。有饮酒嗜好者需要控制饮酒量,最好戒酒。
血糖飙高,监测要勤
经常检测血糖的糖尿病人会发现,冬天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这是因为冬季人们为了驱寒,每天都吃很多油腻重味的食物,加上户外运动明显减少,导致血糖升高。
为了及时发现血糖的波动,在冬季,糖尿病人测血糖要比其他季节勤快一些。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冬季至少半个月就应上医院检查一次血糖;而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冬季最容易因血糖骤然升高而出现并发症,最好能每天检测血糖,并经常与医生联系。
除遵医嘱用药外,糖友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使用暖宝宝、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或泡澡、泡脚时,要格外小心,以免发生烫伤,发展成难治的糖尿病足。在使用取暖设备前,可把温度调低;取暖过程中不要睡着;取暖后要记得检查一下皮肤有无发红、烫伤。
甲减加重,抽血查查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而甲状腺激素负责控制机体产热。冬季气候寒冷,机体对热量和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往往会导致甲减病情加重。另外,甲减的严重并发症“黏液性水肿昏迷”,几乎都发生在寒冷的冬季。气候变冷时,特别是感觉怕冷、嗜睡、疲乏、水肿等甲减症状加重时,要去抽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如果促甲状腺激素TSH超出了正常范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甲减药物。
如何应对慢性病?甲减就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饮食方面要有所讲究。甲减患者冬季饮食有讲究: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及铁质,在食材上可以选择鸡蛋、牛奶、瘦肉、淡水鱼虾等。同时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如猪油、人造奶油、鸡皮鸭皮等,以免加重因甲减造成的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