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针灸入门先学什么 / 正文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针灸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对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 (bra-chiocephalic Takayasu arteritis, BCTA) 是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的慢性、进行[文]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动脉疾病, 是大动脉炎 (Takayasus arteritis, TA) 最常见的类型[1]。本病多以局部动脉狭[章]窄或闭塞导致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 男女患病率约1∶4[2]。早期常因缺乏[来]特异性症状而被误诊或漏诊、并发症发生率[自]高且风险大、治疗难度大, 被认为是TA中最难治的类型[3,4]。[湖]本病病因病机迄今尚不明确, 相关研究[3,5]表明TA患者体液免疫[南]水平亢进,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认为与T细胞及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密切[长]相关。目前研究[6,7]发现针灸可作用[沙]于免疫细胞及相关分子, 进而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中]。前期临床研究[8]中发现, 针灸治疗BCTA总有效率达90.3%,[医] 优于药物对照组。为进一步明确针灸的疗效[康]机制, 本研究系统观察了针灸对BCTA患者体液[复]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02年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理]属医院针灸科确诊的BCTA住院患者31[疗]例, 其中男9例, 女22例, 年龄16~70岁, 病程最短2月, 最长25年。31例BCTA患者在刚入院[培]未治疗时均给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训] 按患者治疗前的测定结果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学]常值进行分组。根据体液免疫指标分为增高[习]组、正常组;根据细胞免疫指标分为增高组[网]、降低组和正常组。

1.2 诊断标准

1.2.1 TA诊断标准

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9], 至少符合以下3项标准: (1) 发病年龄≤40岁; (2) 肢体缺血、肌肉疲乏和不适; (3) 臂动脉搏动减弱; (4) 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 (1 mmHg≈0.133kPa) ; (5) 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杂音; (6) 动脉造影显示整个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或四肢近端大动脉局限性或节段性狭窄或闭塞, 除外动脉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原因。

1.2.2 BCTA诊断标准

除符合上述TA诊断标准外, 还需至少符合以下1条标准[10]: (1) 上肢缺血症状:单侧或双侧的上肢易疲劳、[文]脉搏减弱或无脉、血压降低或测不出、手指[章]不温, 两侧脉搏差异明显等。 (2) 脑部缺血症状:头后伸时头晕或晕厥、视力[来]异常;伴单侧或双侧的颈动脉搏动力度减弱[自]或消失、颈部或锁骨上闻及血管杂音。 (3) 眼底见无脉症病变。 (4) 辅助检查 (动脉造影、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湖]MRI等) 见非动脉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南]的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或上肢近心端大动[长]脉局限性或节段性狭窄或闭塞。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以上两项诊断标准; (2) 年龄16~70岁, 性别不限; (3) 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未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

1.4 排除标准

(1)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合并严重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沙]严重原发病者; (3) 精神疾病不能提供客观事实资料者; (4) 拒绝针灸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主穴:人迎 (双侧) 。配穴:上肢无脉或脉弱加患侧极泉、尺泽[中]、太渊, 并加用患侧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阴肺经排刺;[医]如有头晕、头痛加风池 (双侧) ;兼有心悸、胸闷加心俞、肺俞、膈俞 (均为双侧) ;视力减退加患侧睛明、球后。

操作:选用规格为0.30 mm×40 mm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人迎直刺25~40mm, 采用雀啄法使触电样感向肩、上臂放射, 直至指端;太渊直刺7.5mm左右;心、[康]肺经排刺直刺2.5~7.5 mm;心俞、肺俞、膈俞朝脊柱方向斜刺2[复]5mm左右。上述诸穴均予捻转补法行针3[理] min。极泉、尺泽直刺12~25mm,[疗] 均予提插泻法并使针感向手指放射;风池向[培]鼻尖方向进针25~32mm, 予捻转补法行针1min。太渊、背俞穴同[训]时予温针灸。每日针灸2次, 上、下午各1次。上午针刺人迎及肢体、面[学]部腧穴, 下午针刺背俞穴及后头部穴位。均留针20[习]min, 4周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相关指标。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6.1 体液免疫指标

在入院第1天 (针灸治疗前) 和第28天 (针灸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 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于肝素锂抗[网]凝管中, 离心机 (白洋离心机厂, 型号:B 600B) 室温下3 000r/min离心10min, 提取上清液, 并对样本进行预稀释。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文]析仪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型号:IM-MAGE 800) 自动检测和计算免疫球蛋白IgG、IgA[章]、IgM、IgE和补体C3、C4的含量[来]

1.6.2 细胞免疫指标

在入院第1天 (针灸治疗前) 和第28天 (针灸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 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于肝素锂抗[自]凝管中, Hanks’液稀释后室温下2 000r/min离心20min, 把吸取出的单核细胞经洗涤与离心 (1 200r/min离心5min) 后调整浓度为1×107/mL的细胞悬液[湖]。40!L细胞悬液经洗涤与离心 (1 000r/min离心5min) 后弃上清, 用羊抗鼠荧光标记物标记, 洗涤与离心 (1 000r/min离心5min) 后弃上清, 最终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液并滴入计数板中。[南]在荧光显微镜 (日本OLYMPUS, 型号:CH 20) 下分别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 3+、CD 4+、CD 8+T淋巴细胞, 并计算出荧光细胞在各自管内400个细胞[长]中所占的比例。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版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沙]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针灸对BCTA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

见图1。针灸治疗后, 增高组IgG、IgM、C3含量均降低 (P<0.05) , IgE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正常组IgG、IgA、IgM、IgE、C3、C4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针灸对BCTA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见图2。增高组治疗后CD 4+、CD 8+T细胞水平均降低 (P<0.05) ;降低组CD 3+、CD 4+、CD 8+T细胞水平均升高 (P<0.05) 。正常组CD 3+、CD 8+T细胞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D 4+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P<0.05) , 但在正常值范围内。

图1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BCTA患者治疗前后[中]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图2 BCTA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BCTA多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中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 体液免疫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病[医]原微生物、药物等因素的刺激下, 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被激活, 大动脉壁产生抗原, 机体免疫活性细胞不仅难以识别, 且在与之接触后产生抗大动脉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大动脉管壁导致自身[康]免疫性血管损伤[11,12]。免疫球蛋[复]白 (IgG、IgA、IgM、IgE) 和补体 (C3、C4) 为体液免疫因素。感染、药物等导致免疫球[理]蛋白处于活化增殖状态, 其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疗]参与自身免疫性血管损伤。CD 3+、CD 4+和CD 8+T细胞属T淋巴细胞亚群, 参与细胞免疫。CD 3+协助T细胞抗原受体传导抗原信息;C[培]D 4+辅助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D 8+抑制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训]疫;CD 4+和CD 8+T细胞相互协调与制约, 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而起到既清除异物抗原[学]又不损伤自身组织的作用;在感染、药物等[习]作用下CD 4+、CD 8+T细胞功能不平衡导致抗体生成过度或[网]不足而造成血管损伤或病后难愈[13,1[文]4,15]。

本研究发现, 治疗前部分BCTA患者IgG、IgA、[章]IgM、IgE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补体C3[来]含量异常升高, 考虑体液免疫功能亢进;CD 3+、CD 4+和CD 8+T细胞均出现增高或降低, 考虑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自]关。此外, 笔者还发现有较大比例的患者体液免疫和细[湖]胞免疫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 这可能与选择的BCTA患者处于慢性炎性[南]反应中间期及疤痕固定期有关。治疗后结果[长]表明, 针灸可降低BCTA患者中异常升高的体液[沙]免疫相关指标IgG、IgM、C3水平,[中] 同时可调节细胞免疫紊乱状态, 使增高组的CD 4+、CD 8+T细胞水平均降低, 降低组的CD 3+、CD 4+、CD 8+T细胞水平提高, 而对正常值范围内的上述指标没有影响。因[医]此, 本研究认为针灸不仅可通过降低异常升高的[康]IgG、IgM、C3水平而调节BCTA[复]患者亢进的体液免疫, 且可调整T细胞亚群的紊乱状态, 从而双向调整细胞免疫功能, 这可能是针灸治疗BCTA能够取得显著疗[理]效的重要免疫机制。

来源:针刺研究 作者:倪光夏 石学敏 韩景献 高其芳 阎莉 蔡刚强 张新昌 宋扬扬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