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鲫鱼甘平而温。可益气健脾,利尿消肿,开胃调气,通乳汁,清热解毒。它的补益功效极为显著,但外感邪盛者勿食,其余无所忌。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形弱者,经常吃一些鲫鱼是很有益的。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食用,以补营养,增强抗病能力。故《本草经》说鲫鱼“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慢性肾炎、心脏病、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患[文]者,可用新鲜鲫鱼1条(约250g)与冬[章]瓜500g或赤小豆150g,煮成鲫鱼冬[来]瓜汤或鲫鱼赤豆汤(不要放盐),吃汤食鱼[自],每天1次可消水肿。对于产后乳汁缺少的[湖]妇女,可以经常食鲫鱼猪蹄汤,用鲫鱼两条[南],与猪蹄膀1只(或猪脚爪2~3只)一同[长]煮汤食用。亦可用鲫鱼炖鸡蛋,再加通草6[沙]g一起炖煮,则催乳作用更佳。对小儿感冒[中]发热者,病后煮一些鲫鱼豆腐汤吃,一方面[医]可以增加营养,另一方面可以清热生津,健[康]脾开胃,有利于小儿身体早日康复。对患有[复]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不愈,而且咯痰不[理]爽者。可经常吃鲫鱼加红糖炖服,能滋阴补[疗]肺,益气化痰。治小肠疝气,用活鲫鱼1条[培],洗净,加小茴香6g,以及适量的生姜、[训]黄酒、葱、盐,一起煮食。妇女产后因气血[学]两虚、血不养筋而感腰背酸痛、疲倦乏力者[习],可用鲫鱼加黄酒一起蒸煮后食用甚良。痔[网]疮出血,可用鲫鱼常作羹食。
鲫鱼的头、子、骨、胆、脑也同样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价值。如鲫鱼头可以治疗咳嗽、腹泻、头晕、脱肛及妇人子宫下垂,服用的方法是将鲫鱼头洗净,用文火焙干,不可过焦,将其研成粉末,每天服3~6g。鲫鱼骨烧成灰后用麻油调搽,可外用治湿疹及黄水疮。鲫鱼胆也是一味良药,取其胆汁也可以外用治疗疮疡热毒。鲫鱼子则有补肝养目的功效(鱼子含胆固醇较高,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吃)。鲫鱼脑具有益髓补脑的功效,能辅助治疗因肾虚而致的耳聋头晕。鲫鱼鳔则可辅助治疗疝气痛,方法是将鲫鱼鳔数只用微温火焙干后,研成粉末,临睡时用黄酒送服,每次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