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 正文

关注老年人健康_科学饮食是保证(老年人科学饮食健康讲座)

老年人的饮食跟年轻人不一样,老人吃饭得有讲究,不仅仅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老人在一餐中,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这些也会影响他们食欲的。

那么到底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吃饭的顺序呢?

1.先吃点新鲜蔬菜或豆制品。比如清炒白[文]菜、菠菜,凉拌黄瓜、豆腐丝等。这些菜比[章]较清淡,吃后不会影响消化,反而由于清淡[来],更有了食欲。

2.再吃一些味道稍重的炖菜和炒菜。比如[自]说宫爆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由于[湖]开始吃得比较清淡,这时候吃点味重的东西[南],更能增加食欲。

3.然后是主食。五谷杂粮含各种营养,是[长]人体必需的食物,每餐都应该适当摄入。老[沙]年人不宜吃得过多,过多增加饱胀感,对肠[中]胃不好。

4.最后来点甜品(如甜汤、点心等)作为[医]餐桌上的调剂。它们放在最后吃,一则可以[康]起到爽口的作用,二则可以帮助开胃。但甜[复]品也不宜吃得过多,适当几口就好了,一定[理]要让胃留出一点“空间”来。以上吃饭顺序[疗]不仅能让老人们吃得多一点、吃得香一点,[培]更能让我们的老年朋友们吃得健康。

老年人饮食宜掌握以下十个原则:

蔬果宜鲜: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训]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学]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习]平衡的作用。

数量宜少: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网]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文]每餐七八分饱。

质量宜高: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章]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来]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自]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湖]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食物宜杂: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南]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长]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沙]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中]

质地宜软: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医]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康]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理]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疗]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饮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培]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训]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习]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网]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文],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速度宜缓: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章]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来]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自]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湖]。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南]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长]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沙]吃。

饭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中]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医]。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康]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复]兴趣。

饮水宜多: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理]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疗]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培]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训]

温度宜热: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学]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习]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网]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文]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饱食容易导致老人[章]老年痴呆,据医生介绍,老人进食过饱营养[来]过剩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自]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如果长期饱食的话[湖],则会引起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智[南]力减退等现象。往往人们在饱食之后就会有[长]种想睡觉,或者特别困的感觉,主要原因是[沙]全身的能量集中在消化食物身上,而大脑也[中]处在一个需要能量运转来维护的一种状况,[医]当大脑没有能量运转时,其智力也会受到影[康]响。

专家提出,老年痴呆症与维生素B12和叶[复]酸的缺乏有密切关系。饮食的调理可有助于[理]防止老年痴呆,因为从食物中摄入B12和[疗]叶酸既有效且安全。富含B12的食物有:[培]雏菊、香菇、大豆、鸡蛋、牛奶、动物肾脏[训]以及各种发酵的豆制品等;叶酸丰富的食物[学]是:绿叶蔬菜、柑橘、西红柿、菜花、西瓜[习]、菌类、酵母、牛肉、肝脏和肾脏。经常、[网]适量地摄入上述食物,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文]一定作用。

(编辑:李珊珊)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