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方剂 / 正文

方剂小蓟饮子的组成用量_小蓟饮子方歌诀和剂量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

处方组成

生地黄(洗)120克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淡竹叶 藕节 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文]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济生方》:小蓟饮子[章]

处方组成

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来]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自]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湖]子9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下焦瘀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济生方》南宋·严用和《济生方》:小蓟[南]饮子

配方组成

生地黄,洗,四两(30克);小蓟半两([长]15克) ;滑石半两(15克);蒲黄半两(9克)[沙];藕节半两(9克);淡竹叶半两(9克)[中];当归酒浸,半两(9克);山栀子半两([医]各9克);木通半两(6克);炙甘草半两[康](6克)。

用法用量

上呚咀,每服四钱(12克),水一盏半,[复]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现代用法[理]: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疗]痛,舌红,脉数有力。

方解

小蓟饮子证为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膀[培]胱气化不利所致。瘀热结于下焦,损伤血络[训],血渗于尿中,故尿中带血;热聚膀胱,气[学]化失司,故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习]数均为下焦热结之征。治宜凉血止血,利尿[网]通淋。方中用小蓟既凉血止血,又利尿通淋[文],尤宜于血淋、尿血之症,为君药。重用生[章]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使利尿不伤阴;[来]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消瘀,使血止而不留瘀[自],共为臣药。滑石、木通、淡竹叶清热利水[湖]通淋;栀子通利三焦,导热下行;当归养血[南]活血,并能引血归经,共为佐药。甘草缓急[长]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以凉血止血[沙]药与利尿通淋药合用,但以凉血止血为主,[中]又在凉血止血中寓以化瘀之法,使血止而不[医]留瘀;以利尿通淋药为辅,又在利尿通淋中[康]寓以养阴之法,使利尿而不伤阴。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蓟饮子为治疗血淋、尿血[复]属实热证的代表方,以小便赤涩热痛,舌红[理]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小蓟饮子常用于治疗急性泌[疗]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培]精囊炎等属下焦瘀热者。

3.使用注意:本方只适用于实证,血淋、[训]尿血日久而兼阴伤者或气不摄血者,不宜使[学]用。孕妇忌用。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习]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摘录

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相关文章

@长沙湖湘杏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4542号-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技能证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