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五七:芒消散
处方组成
芒消半两,蒲黄半两,芎??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鬼箭羽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半产后恶露不尽,气攻疼痛,血下成块,结筑脐腹。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芒消饮”。
摘录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五七《圣惠》卷九:芒消散
处方组成
川芒消2两,前胡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葛根1两(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先下,九日不解,致令内实,胸胁逆满,日晚即潮热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九方出《千金》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芒消散
处方组成
大黄1两半(末),生地黄汁8合,芒消1两。
制法
上三味合和。
功能主治
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用法用量
每服5合,日2次,以利为度。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疸发而见骨蒸,似乎虚象,以病起于急,属实何疑?其两目脉赤,又为血热之验。故于《金匮》大黄消石汤中裁去黄柏、栀子之苦寒,加入生地黄汁,专化血脉之滞也。
摘录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圣惠》卷三十二:芒消散
处方组成
川芒消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钩藤(锉)1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丹石毒攻眼,疼痛、肿、生翳,心神躁乱。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以乌豆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圣惠》卷六十二:芒消散
处方组成
川芒消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1两,甘草1两(生,锉),黄芩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发背。大小便不通,心神烦躁,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二《圣惠》卷八十二:芒消散
处方组成
川芒消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赤茯苓3分,木通1两(锉),黄芩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8-9岁儿脏腑结实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葱白2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二《圣济总录》卷五十三:芒消散
处方组成
芒消(别研)半两,赤茯苓(去黑皮,为末)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膀胱结热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蜜熟水调下。心烦躁热者,以冷蜜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