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咨询师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心理咨询行业应运而生,为了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中国政府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1987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199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明确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职责范围、技能要求等内容,同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组织形式、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事项。
从那时起,心理咨询师证成为了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必备证书,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的人员,可以在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咨询师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心理咨询师的职责范围扩大到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评估等领域,还增加了对心理咨询师的道德要求,强调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017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废止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将心理咨询师证的发放权限下放到了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这意味着,各地对于心理咨询师证的发放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师证仍然是衡量一个心理咨询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志。